top of page

丁香飄零

蕨代霜蛟

2022年8月10日

啥叫“內容導向性問題”?

看到一篇文章極短時間內就衝上了10萬+。關於丁香園矩陣在全網消失的消息。





這才注意到,丁香出事了。


其實早就隱隱覺得會出事,因為權健、鴻茅藥酒、連花清瘟等等過去每一個事件感覺都會積累一種能量。這種能量無色無味無聲無形,但只要你出生在這片土地上,就一定會熟悉得如同呼吸一樣自然、不用多費一字口舌。


但我萬萬沒想到會這麼快、這麼猛烈。直接就是雙微多賬戶全部浸鹽,沒有任何預兆、也完全不在乎這畢竟是一個相當大的醫學內容團隊,微觀到每個個人也都還需要營生。不是說不能這樣雷霆萬鈞,但若力度猛烈至此,至少應該有對等猛烈的犯事,伴隨明確的到底犯了什麼事的說明。強烈的執法需要強烈的依據這本來是基本常識。


但是竟然沒有。微博上只有一行看得老繭都能泡茶的一半提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該賬戶目前禁言。然後往下翻每一條帖子,努力找努力品味還馳騁想像力,卻根本找不到任何一條感覺上有那麼一點點似乎可以搭上邊的。


太神奇了。接著偶爾看到貌似丁香醫療總監夏志敏(【特注】多方證實3年前已從丁香離職)在其朋友圈裡的一段話如下,就更是愛麗絲夢遊仙境了—-假如真是內容導向性問題這樣迷糊定性的話,那將來這個團隊還有什麼內容能夠做?我嘗試站在他們立場上想了想,我覺得完全無解,已經是徹底的死路,因為顆粒粗糙模糊到這個級別的反饋已經不是基於規則的交流了,無法判斷、無法拿捏、無法調整、無法預期。丁香系統直接跌入了深不可測的隨機裡,雖然目前看來是禁言一個月,但在我看來恐怕往後的日子比直接全線炸號還要多幾分痛苦。





不是說不能大體猜出如今氛圍喜聞樂見什麼內容,並完全迎合上去。理論上可以做到。問題在於最內容的終究還是人,丁香園的人還是有情懷,一些東西端著不是簡單說放下就可以放下的,或者說就算硬著頭皮迎合上去風格大變,姿勢也很難精調到那麼順溜,姿勢是每個人下意識的東西,真沒那麼容易模仿。但姿勢在如今貌似越來越重要,光是口號與結論相同而姿勢不標準的話,結局恐怕是依然會遭遇全角度攻擊,且只要一句陰陽怪氣就足夠扣死。


比如夏志敏先生這句話的姿勢。看得出他已經十分十分低調克制了。但最後這句話在一些今日動輒集群撕咬的方陣眼裡很容易成為新的理想的打擊材料。一切套路都是如此熟悉以至於我甚至已經可以倒背如流地進行預測:


『死鴨子嘴硬』『撒潑打滾的樣子真難看』『老陰陽怪氣了』『背後有西方金主爸爸撐著,人底氣足得很吶』『錯了就就錯了,好好道個歉會死嗎』。


絕對不會偏離這樣的套路這樣的語氣,不信我們看下去。


就是這樣,漸漸連集群撕咬的方式都演變成了大生產流水線那樣的標準操作,讓任何批鬥話題的流量掀起都變得無比單純甚至無需過腦,越玩越high、越玩越狠、越玩越感動自己、越來越彷彿站在無可置疑的正義巔峰。這已經是越來越明確且固化的趨勢,我不信我能想到的夏先生會想不到、不知道厲害關係,但問題就在於做內容的是人、人有自己的個性和堅持,不是所有人都能把姿勢調整到那麼嫵媚玲瓏。


所以我想,這可能是注定的悲劇。


在另一頭,正因為管理層關於浸鹽的反饋比Silent Hill的濃霧還模糊,就給了參與集群噬咬方巨大的想像發揮空間,為今後終將到來的致命一擊提前準備好模板。開頭提到的『丁香園被一鍋端,為何會全網歡慶』的公眾號文章可謂極品代表作。這篇神文是至今我讀過的以論文般一本正經傾瀉荒唐與無恥中的登峰造極,其中好幾段我實在無法忍住放聲朗笑,彷彿能理解老舍『我想寫一出最悲的悲劇,裡面充滿了無恥的笑聲』一語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感受。


譬如,其中一段提到丁香園炒作葛蘭素史克的帶狀皰疹疫苗,而這家公司曾經被英國以及中國監管部門懲治,因此為GSK背書其心可誅。我驚呆了。我猜初中畢業的正常邏輯能力也不至於這樣扯東拉西地混為一談:





①帶狀皰疹一旦發作帶來的巨大痛苦和生活品質損害決定了有效帶狀皰疹疫苗必然具有價值。 ②一款帶狀皰疹疫苗是否有效由臨床試驗和真實世界數據說了算,宣傳手法有問題遭到管製完全是另一個層面的話題,因為醫藥領域無論效果多好宣傳都不能越界。 ③歷史上世界頂級藥企有哪一家從來沒有遭遇過某個國家監管部門懲治的?找得出來嗎?那是不是只要有過懲罰記錄的就不能再提否則就是為虎作倀?這讓任何頭腦正常的人還怎麼做內容?順便提一句GSK的二價宮頸癌疫苗如此有效,在全世界潛在避免了多少年輕女性死於宮頸癌的命運?那是不是建議年輕女性接種宮頸癌疫苗也是其心可誅呢?這是想要讓劇本荒唐到趙本山都絕望到午夜上吊的地步嗎?


該文還攻擊了丁香園一邊貶低連花清瘟一邊造謠式鼓吹輝瑞新冠藥物Paxlovid。





就算你再怎麼樣支持喜歡連花清瘟,你若頭腦還算基本正常,通過一些數據證據對比+全球應用普及程度你也總能明白Paxlovid的確相當有效,至少不會比民族瑰寶中醫藥的連花清瘟差吧?在此基礎上就寫了一句『我們抗疫武器又多了一件』這樣完全語感中性的標題就變成了造謠式鼓吹美國神藥了?這到底是中文正常語義語感失傳了還是為了讓別人閉嘴對方一張口就往裡直接塞襪子的操作?


不多說了。去解析這種荒謬所需級別實在太低,我甚至覺得是對我的讀者精力與時間的羞辱。縱觀這篇洋洋灑灑的檄文,幾乎沒有一個論點經得起心智正常者的起碼推敲。


然而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文章這樣的瞄靶和打法在今日極其有效。所有手法幾乎不外乎這些:境外勢力想像、資本的關聯、往事的挖墳、將一般信息分享與介紹全部提升到商業宣傳運作層面、天馬行空的對象語義扭曲、激發民粹的誅心暗示、搜尋被分享信息機構的黑歷史拖拽下水哪怕和本次事件毫無關係、直接關聯根本人格和商業品德的攻擊、攻擊時措辭力度直接拉滿檔(常常直接就是家國天下安危層面),直接剝奪對方能夠自我辯解和說明的剩餘空間。


無論什麼文章,幾乎沒有例外。而這篇屬於趕在第一時間來了一個模板大匯總,實屬經典。


然而實際上管理層究竟是為了那些具體掉性因素暫停了丁香園?其實不清楚,很可能與這些攻擊的相當一部分甚至絕大部分都無關。但管理層不說,想像力完全釋放給了民間撕咬團,於是在很多頭腦心智早已徹底躺平的公眾看來,如此模板式公眾號檄文的每一篇都頗有道理切中要害且寫得爽快淋漓大出惡氣,就連平日里的憋屈和憤懣似乎也都煙消雲散,以至於有的是精氣神去痛斥丁香矩陣的令人髮指、天誅地滅了。


基於這些思考和判斷,我不那麼看好一個月之後丁香園復活後的未來。因為這樣的環境,丁香園已經沾上了一種屬性,這種屬性百口莫辯、無從洗脫。後面的道路很可能越來越逼仄痛苦,很難有什麼美好的契機能夠扭轉這個趨勢。


但是我為真正好學、能夠思辨、求知慾望強烈的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們感到難過、無比強烈的難過。


丁香園不是沒有問題和瑕疵,我甚至可以說很多。在我個人看來丁香醫生的科普文章過了初期之後開始追求絕大多數讀者能夠輕鬆看懂而行文常常過於輕鬆簡單,而科普的難點永遠在於可讀性和嚴謹度之間的平衡,我個人認為過於輕鬆多少會影響嚴謹度,或者說讀者容易進入以為自己看懂了但其實並沒有真的明白。但我要強調這只是我個人眼裡主觀的丁香系統的問題,我不能也沒有資格代表所有人去以我的個人標準裁量丁香園矩陣。同時我也覺得初創團隊的確需要活下去而且活得體面活得滋潤、活得有未來,追逐利益什麼的無可厚非、實在正常。受眾喜歡就看、不喜歡用取關投票就結束的事情。


在經營過程中,丁香系統當然有過問題,有些問題客觀程度較高譬如當年那個按摩鞋墊的宣傳。我個人也覺得有問題,簡單而言在我看來其performance不值得這樣的cost。我認為這是瑕,但也要整體能看到瑜,所以才會有中國古話瑕不掩瑜這四個字。並且做得多一定錯得多,再怎麼嚴謹管理時間久了一定會顯露問題。消費者可以自己選擇,可以批判可以罵,促使丁香作效應調整,用市場的力量而不是突然浸鹽然後民間撕咬團套上麻袋一陣群毆。以及,監管部門若發現丁香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基於具體事件具體規則隨時介入,如果有必要的話。這本來就是監管部門的存在意義所在:迫使企業和機構合規,合規整改後依然可以運營 ,而不是最後在一種模糊而付諸想像的氛圍裡動輒上升到家國層面的誅心,這樣根本無法預測和應對的隨機操作,對於已經步履維艱的科普內容領域很容易成為滅頂之災。


所以如果丁香沒有了,相關領域好學的年輕人真是太苦了,一大塊好用的資源消失了。丁香有問題,但這個領域至今各種競爭下來,我可以摸著良心說丁香總體是體面、較真、嚴謹、有社會責任感的。不是說沒有比它更嚴謹的,但普及廣度和信息儲量不及它。丁香團隊做了不少努力、帶來過不少真·正能量、debunk了不少無益甚至有害的陳年迷思的。這一點我有沒有誇張,相信所有人自有判斷。


說實在,這一兩年在我看來丁香說話已經畏畏縮縮、盡量低調,日常看得出在花力氣完善自我aunt tea機制,但沒想到。


是的,其實不可能想得到,一定是沒想到。這次就算勉強想到,下次還會沒想到,總有一天會沒想到。只要你堅持想要真正做科普的話,你中就一定會發現那是個徹底的paradox、而且sisterless。


就不多說了,打住。


所有求知慾望強烈、懷抱情懷夢想的人,看到丁香飄零或許可以明白唯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後的島嶼:學好外語、廣開渠道、critical thinking、尊重科學。



來源:微信公眾號“蕨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