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中的八大精神就是當今普世價值
中華文明中的八大精神就是當今普世價值。其中“人格審美”超越普世價值 。
1 ,堅持真理。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從道不從君”,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在我者,皆古之製也,吾何畏彼哉?”(我和真理同在,君王有啥可怕?)莊子說,“是其(得道真人)塵垢秕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君王還不如得道真人的塵垢)

2,追求自由。《莊子》開篇即為“逍遙遊”,「逍遙」這個自由概念貫穿整本書。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3,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貫穿《孟子》全書,民為貴君為輕。君視臣為草芥,則臣視君為寇仇。國之本為家,家之本為身(人是國家的根本)《尚書》“天聽即我民聽”(人民聲音即是神的聲音)《左傳》民意即天意,夫民神之主。 《論語》孔子說,人口多了,就應讓百姓富裕,之後應教之知識。 《莊子》卑而不可不因之者,民也(地位低但不能不遵循的是民意)《老子》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聖人無常心,以民為心。

4,人格獨立。孔子曰,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禮記》士開可殺不可辱。 《莊子 .讓王》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
5,平等多元。 《莊子》以道觀之,物無貴賤。莊子“以道觀物”的立場,從生態的整體角度平等看待萬物的思想,與當代環境倫理學特別是生態中心主義倫理學的觀點一致;在人與物的關係上,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狹隘思想。 《墨子》人無長幼貴賤,皆天之臣也。官無常貴,民無常賤。

6,和平博愛。墨家“兼愛非攻”完全一致
7,人格審美。莊子和孟子把人格德行提高到審美高度,超越普世價值。孟子曰,充實之謂美。莊子筆下諸多畸人皆德行充沛人格大美。
8,人文精神。 《論語》全書充滿的人文關懷。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馬厩失火,先問人有事否”。 “人而不仁,如禮乎,如樂乎”(若無愛人之心,要禮樂幹嘛)《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行一不義,殺一人而得天下,皆不為。 《莊子》由衷讚美殘疾人的心靈之美,德行之美。普通勞動者的技藝之美。這種人文到了唐宋以詩詞形式得以傳承,正因為詩詞關懷人文,千百年來打動人心。